索引号: | 14252380/2016-00051 | 信息分类: | 工业、交通 / |
发布机构: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发文日期: | 2016-09-26 |
文号: | 主题词: | ||
信息名称: | 市经信委2015年工作总结 | ||
内容概览: | |||
时效: | 有效 |
2015年,深入落实产业强市、工业立市战略,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56.50亿元,增长12.9%;工业用电量116.57亿千瓦时,增长5.6%,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265.6亿元,增长21.7%,位居全省第三位、苏北第二位。
(一)产业培育力度加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工业发展大会,发布了《连云港市工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关于更大力度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意见》、《中国制造2025连云港行动纲要》等中长期政策文件,落实产业强市、工业立市战略,开展 企业服务年活动,实施工业发展十大工程,使工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具体。新医药产业成为省市联动推动发展的特色产业,市工业投资集团顺利成立,连云港碱厂划转地方成功签约,江苏(连云港)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交流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优化物流园区规划,新增省级重点物流基地1家、重点物流企业1家,新增市级重点物流基地1家、重点物流企业9家。
(二)项目推进取得突破。完善月度跟踪服务、季度难题会办推进机制,组织开展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竣工项目现场观摩等活动,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宏达循环经济产业园、天明特种车辆等138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虹港石化年产150万吨TPA、镔鑫特钢高速线材等122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对23家企业补助资金2862万元,新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08个、新竣工102个,全市完成规模技术改造投资750亿元,增长24%。开展特色产业集中招商活动,在苏州、宁波举行了两场特色产业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项目95个,计划总投资240亿元。加快增量经济培育,全市重点监控的100个新增长点项目达产达效。
(三)创新融合步伐加快。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4家、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示范工程2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资质认证1个;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9家、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示范工程6家、示范智能车间3家、农村信息化应用示范基地1家;海州区获批省首批信息消费试验区,市电子商务产业联盟成立。新培育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海洋生物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新增省级新技术新产品目录项目9个、新技术鉴定项目3个。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挂牌成立,新增省信用管理贯标企业49家、信用贯标示范企业1家,市级示范企业8家、信用乡镇8个、信用村16个、信用户40家。开展智慧节能、低碳发展主题活动,狠抓节能降耗,强化节能监察,墙改基金征收返退创历史同期最高,三个墙改领域科研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四)服务企业成效明显。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牵头开展绩效评估考核,推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新培育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4家、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4家、二星级以上公共服务平台9家。持续做好企业减负工作,取消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40项,降低收费标准17项,帮助企业减负2亿元。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帮助30家企业直购电量6.5亿千瓦时,为企业节省电费2000万元,云海电源通过国家行业准入公告。深化产业发展合作,总投资200亿元的全球铸爱应急救灾物资交易中心项目成功签约。指导杰瑞电子、远洋流体等企业申请军工生产资格等事项,协调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和盛虹集团开展甲醇供应合作、田申热电城市供热、江苏核电直供电等工作。编制无线电管理十三五规划,保障重点项目、节会和重要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