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4252380/2012-00063 | 信息分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发文日期: | 2012-03-01 |
文号: | 主题词: | ||
信息名称: | 市经信委2011年工作总结 | ||
内容概览: | 2011年主要工作总结 | ||
时效: | 有效 |
2011年,面对宏观环境趋紧、要素供应紧张、市场波动起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工业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有力破解发展难题,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工业生产经济效益同步快增。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产值2619.6亿元,同比增长43.7%;实现增加值534.8亿元,增长19.4%,增幅居全省第二,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销售、利润和利税同比分别增长44.4%、21.3%和24.1%,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318.5%,同比提高27.5个百分点。
(二)支柱产业优势企业竞相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全年完成产值12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6.4%;临港工业加速集聚,产值增幅高达62.3%。新增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23户,总数达50户;新海石化、镔鑫特钢、兴鑫钢铁3户企业产销超百亿,比上年新增2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户均产值达到2.13亿元,增幅达30%;产值20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户均产值52.67亿元,同比增加12.88亿元。
(三)工业投资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深入开展三百工程大推进活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投资700.1亿元,同比增长24.2%,增幅居全省第四;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5个,较上年增加71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14个,珠江钢管、虹港石化、宝通镍业、益海盐化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7个,较上年增加43个,韩华新能源、华乐合金、神舟新能源、中材新材料、天洋汽车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四)科技创新两化融合成效明显。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57亿元,占比达到36%,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占比1个百分点。恒瑞国家抗肿瘤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批准建设,成为我市第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建成国内行业第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家;恒瑞医药伊立替康注射液通过美国FDA认证,成为国内首个通过FDA认证的注射剂型;T700碳纤维、6MW风电机组及叶片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大力实施企业信息化提升十百千工程,创建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3家。
(五)要素协调服务保障组织有力。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三项工程,组织开展了3次金融服务日活动,新增中小企业贷款88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60.4%。全面启动科技金融五方联动助推工程,制定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设立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科学制定、有效落实有序用电方案,合理安排错峰避峰,扎实抓好电力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工作。2011年,工业条线在规划引导、政策激励、难题会办、挂钩帮扶、督查考核等方面,不断创新服务举措,有力助推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