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4252380/2024-00005 | 信息分类: | 工业、交通/其他 / 通知 |
发布机构: | 连云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发文日期: | 2024-01-17 |
文号: | 无号 | 主题词: | |
信息名称: | 市工信局2023年工作总结 | ||
内容概览: | |||
时效: | 有效 |
2023年,市工信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攻坚突破年”主题,以产业培育为抓手,统筹推进集群培育、精准调度、投资支撑、创新驱动、信息化赋能、产业生态建设六项工程,全力拼经济、创新求突破,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完善工业运行专班、企业服务专员、定期工作专报等精准调度工作机制,实行日监测用电、周调度行业、月分析通报,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年初排定的100个新增长点新增销售收入800亿元。预计全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左右、工业应税销售增长25%左右。牢牢抓住工业投资主阵地,建立410个市重点工业项目库,推荐22个项目入选省重大工业项目库。制定重点工业项目推进方案,完善工业投资分析、重点项目跟踪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服务等三项推进机制,采取“信息化+铁脚板”的工作方式,实现重点工业项目主动服务“全覆盖”。开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监测评价,评选出十佳乡镇工业集中区。
(二)智改数转网联深度开展。印发年度智改数转工作方案,打造“领导小组+年度方案+特色活动”的推进模式,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免费诊断100%全覆盖。组织开展全市智改数转现场观摩推进会、智能车间创建培训会、工业互联网进园区等10余场专题活动,开展“一企一策”宣传培训和业务辅导。指导推动东方农商行推出“东方数智贷”“东方诚意金”等金融新产品,专项授信达1.6亿元,全力破解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注重标杆示范、强化梯度推进,全力挖掘企业转型潜力,实施智能化数字化技改、标杆创建培育等“智改数转”项目共180个。
(三)产业强链有序推进。组织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加速构建具有连云港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医药产业,积极向工信部争取,支持市开发区与灌南县联合打造国家级原料药基地。制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强链补链三年行动计划》,中华药港二、三期建设加快推进,新增一类新药2个。石化产业,编制《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招商方向研究》,为延伸石化产业链、打造万亿产业基地提供指引;编制《连云港石化基地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报告》,更好地指导石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装备产业,出台《关于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从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和政策支持三方面打造装备制造业最优发展环境;海洋装备产业园开工建设,全球马力最大纯电动拖轮交付使用。
(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提请市政府印发《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梯度培育等“八大工程”,引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初步建成涵盖12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生产服务业加速壮大,2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企业(平台)获评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汤沟酒厂的“汤沟酒窖”入选首批江苏省级工业遗产。
(五)绿色低碳助力转型。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联合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新能源汽车“进机关”活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分解下达年度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定期通报能耗强度完成情况,通过节能诊断、节能监察、能源审计等方式,指导企业采用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成功推荐徐圩新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6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开展船舶制造行业有限空间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
(六)企业创新加快突破。以技术创新集聚发展势能,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聚焦产业链短板弱项,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实施具有战略意义和引领作用的重大创新技术(产品)突破。围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强化产业协同攻关。加快千兆网络进村入户,5G网络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推进老旧小区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新增千兆光网覆盖超20万户, “世界电信日”期间举办信息消费推广活动。
(九)精准服务提升质效。举办“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围绕政策宣贯、产融对接、创新创业等重点,不断拓展服务内涵,累计开展各类惠企助企活动160余场,倾力打造“服务联盟进园区”“中小企业大讲堂”“服务企业乡镇行”等服务品牌,修订《中小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大幅降低使用费率;制定《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融资促进方案》,加大推广使用 “专精特新贷”“智改数转贷”等新型融资产品,构建能贷会贷的金融产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