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4252380/2023-00041 | 信息分类: | 工业、交通/其他 / 通知 | 
| 发布机构: | 连云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发文日期: | 2023-04-14 | 
| 文号: | 连工信发〔2023〕62号 | 主题词: | |
| 信息名称: | 关于印发连云港市船舶工业行业有限空间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 ||
| 内容概览: | |||
| 时效: | 有效 | ||
各县区工信局,连云区、市开发区经发局:
为响应全市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的号召,进一步巩固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三年大灶”成果,市工信局对全市船舶工业行业有限空间开展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坚持小切口、抓关键,着力破解一批突出问题隐患,不断提升船舶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船舶工业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现将连云港市船舶工业行业有限空间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连云港市船舶工业行业有限空间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连云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14日
附件
连云港市船舶工业行业有限空间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加强全市船舶工业行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防范和化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市工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船舶工业行业有限空间安全风险专项整治,重点管控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燃爆火灾等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船舶工业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各类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遵循“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围绕有限空间管理和作业的各个环节,集中整治重点难点问题,提升船舶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基础建设。开展有限空间风险辨识、管控,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制定有限空间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等基础建设管理工作。
2.落实保障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护装备、安全设施及救援装备要落实到位,有限空间应急救援能力要得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3.强化安全管理。形成有限空间作业票审批、前后班组安全交底等工作模式并建立相应的安全台账,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列为安全检查必查内容,并严格实施。
三、整治内容
1.主要风险点:船舶制造过程中会形成较多的密闭空间,在进行船舱作业、密闭涂装等作业过程中,企业没有安装或者没有及时打开通风设施,致使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集聚,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2.重点整治内容:一是企业是否落实作业票审批制度,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操作流程和工作要求;二是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和应急处置是否到位,作业人员是否掌握有限空间隐患因素,作业时是否正确佩戴呼吸用具等个人防护用品。三是交叉作业管理是否规范,在有限空间内部开展焊接作业时,是否提前进行通风换气,操作人员是否做好个人劳动防护。
3.具体管控措施:一是加强风险管控,在有限空间作业区域醒目位置,设置警戒线、告知牌,未经现场看护管理人员允许,不得私自入内。作业前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做到作业前充分安全交底,作业过程要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定期检测有限空间含氧量及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作业结束后要清点人数。二是督促企业及时安装并使用通风除尘设备,保证空气流通。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县区工信部门须及时发函给生态环境局告知相关事宜;对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佩带相应的防护器具。同时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应急处置,保证作业人员了解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掌握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方法。三是严格落实交叉作业管理规定,动火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上、中、下(左、中、右)各部位进行气体检测分析,检测数值达标后方可进行焊接作业,监测人员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检测时,应佩戴个体防护装备,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分钟的,要重新进行气体检测分析。
四、工作步骤
从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确摸底动员阶段(2023年4月底前)
1.制定工作方案。县区工信部门要在分析有限空间安全管控工作基础上,结合有限空间作业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研究有限空间作业整治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不断压实工作责任。
2.全面调查摸底。县区工信部门要对本辖区船舶企业开展全面的排查摸底,掌握有限空间底数,填报有限空间作业情况表(见附件),于2023年4月底报送市工信局,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无盲区、全覆盖。
(二)集中攻坚整治阶段(2023年5月至9月)
1.扎实对标自查自改。各县区工信部门要求辖区船舶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对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开展自查自改,没有相应能力的,由技术服务机构帮助做好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实施整改、进行评估等,督促健全完善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装备水平、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
2.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各县区工信部门要将检查贯穿专项整治始终,安全检查时必查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包括检查管理台账、危险因素辨识及管控、作业票审批、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及演练、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
3.选树标杆企业。市工信局将根据各县区船舶企业开展有限空间整治情况,选择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设备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的先进企业,并组织其他船舶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实施典型引路。
(三)验收总结提升阶段(2023年10月至2023年11月)
1.整治验收。各县区工信部门要按照该整治方案,安排部署开展整治验收工作。市工信局将邀请行业安全专家对此次船舶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整体评估和验收,对未组织整治验收的县区和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船舶企业,要督促整改到位。
2.认真总结。各县区工信部门要及时对专项整治情况进行总结,要分析专项整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总结整治工作成果。专项整治结束后,将整治工作总结(电子盖章版)于2023年11月10日前报送市工信局。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工信部门要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列入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要领导要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深入船舶企业开展检查督查。要始终做到动员安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安全隐患整改到位,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确保全市船舶工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2.落实安全责任。各县区工信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指导管理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督促企业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为基准,抓好船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审批和管理。对不同季节、不同作业领域等环境下作业要提前谋划思考,及时下发安全提示单,指导本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督促船舶企业严格落实安全措施。
3.拓宽宣传渠道。各县区工信部门要针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工作年龄偏大等特点,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以语言简练、通俗易记、实用性强的宣传方式积极开展,讲解有限空间常识、存在危害、自救方法等,提高干部职工对有限空间知识的了解。借助手机报、微视频等媒介,因地制宜地宣传有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和警示案例,提高船舶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参与意识。
附件:全市船舶工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情况统计表
附件:
全市船舶工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情况统计表
报送单位: 报送时间:
| 序号 | 县区 | 船舶企业 | 安全风险点个数 | 风险具体名称 | 管控措施 | 备注 |